2015-08-31 「Maker.空總.擂台」3組創客 (maker)產品,目的在有效協助行動不便者,參賽者接受評審團評選。

圖說:亞洲大學蔡進發校長測試藍隊創客 (maker)的產品上階梯。
|
行政院vMaker行動計畫「Maker.空總.擂台」評選活動,8月29日在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登場,邀請中國醫藥大學、亞洲大學師長及社會人士組成50人評審團,針對3組創客 (maker) 「年長者日常生活的泛用型協力裝置」的產品評選,所選出優選隊伍,將可獲新台幣100萬元獎金、美國波士頓來回機票,還能到麻省理工學院參訪,代表說明台灣的MAKER經驗。
擔任活動導師的亞大商設系龍希文老師指出,行政院vMaker行動計畫,經選出3隊組創客 (maker),針對「年長者日常生活的泛用型協力裝置」題目,透過設計、製造,在三週內做出能幫助年長者日常生活中自主行動的泛用型協力裝置;該裝置必須能在以下三個情境中有效協助行動不便者:商家階梯、公車或其他搖晃情形下不致摔倒、協助起身站立。
8月29日的評選活動在亞洲大學圖書館前登場,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蔡玉玲、亞洲大學蔡進發校長、社會人士等擔任評審,中醫大附設醫院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副主任陳怡文、亞大商設系龍希文老師擔任活動導師。陳怡文副主任說,這次的評選標準分為四個部分,分為安全性、舒適及便利性、功能性、和提升使用意願,讓年長者行動上能夠安全且舒服自在。

圖說:藍隊創客 (maker)獲頒第一名,首獎百萬,並獲台北-美國來回機票,右二為蔡進發校長。
|
蔡玉玲政務委員表示,行政院vMaker行動計畫今年5月26開跑後,已在TAF創新基地(前空軍總部)進行三個月MAKER活動。一般人稱為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或是創客運動,此一構想源自麻省理工學院(MIT)推出的Fab Lab(自造實驗室)概念,主要是讓自造者運動在校園生根。
「想像是創意,實踐想像就是創新」蔡進發校長穿戴創客 (maker)測試過3個產品後說,這3組產品能夠結合科技與創意,透過硬體軟體整合,自已動手做,把想法實踐出來,而且能在短短3周內完成,實屬不易;亞大近年來正積極推動自造者社群,鼓勵師生設計創新,例如在亞洲大學院設立設計工坊,就是為自造者創造空間。
亞大創意設計學院院長王兆華指出,這3個產品目前都有考量年長者的生理與心理因素,例如實際穿戴使用的安全,穿戴使用是否舒適及自主穿戴使用的便利性、穿戴使用是否有效協力行動,考量許多年長者不使用輔助器具是因為心理狀態,參賽者可以考量如何創新該器材,使年長使用者使用時降低自卑或負擔的心態。

圖說:行政院蔡玉玲政務委員穿戴黃隊創客(Maker)的 產品進行評選。
|

圖說:中醫大學附設醫院東區分院復健科主任周立偉醫師測試灰隊創客(Maker) 的產品上階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