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5 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副組長羅立清博士到亞洲大學演講,強調產業在地化、產業觀光化的重要性。

圖說: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副組長羅立清博士到亞洲大學演講。
|
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副組長羅立清博士,10日下午應邀到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演講,他以彰化縣社頭鄉-織足藏樂館為例,陳述如何使用創新服務模式,將台灣傳統產業與在地特有元素行銷出去,他強調「產業在地化」及「產業觀光化」的重要性。
羅立清博士說,台灣的紡織業一年幫台灣賺進6300億元,全世界七成的面料(機能性紡織品)都為台灣製造。工研院製造的高科技纖維材料中分為低成本碳纖、機能性纖維與醫護纖維材料,如聚酯正四角纖維(T4)因耐水壓及防穿刺之特性,可以拿來當作登山用的防風外套; 此外,T3T聚酯纖維能夠抗紫外線,且具吸濕排汗作用,同時有麻或紗之觸感,加上有合成料的亮度,羅博士說,若是能夠將這類材料拿來設計服裝,必能增加服飾的功能性。
「台灣傳產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就是沒有品牌與設計!」羅立清博士表示,,歐洲紡織產業轉型到品牌經營下後,就帶動了出口的成長率;因此,工研院以此效仿,創立jusUNI品牌。jusUNI商品使用了工研院研究團隊開發出的專利機能性纖維織物,以科技加值後的面料結合社頭鄉之專業織襪代工廠製造技術,透過專業人才將技術提升,一同開發出高附加價值也句市場競爭力的商品,如防蚊絲襪,抗菌襪,克港襪等。藉由產官學的合作,讓新銳設計師有更多的機會為商品實際操作、設計圖樣,更是聯結學界設計的能量。

圖說:時尚系主任林青玫(右)頒贈感謝狀給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副組長羅立清博士。
|
羅立清博士指出,透過價值發現,認同至轉型,再以創新的方式將產業的價值深化與擴散。織足藏樂館原為蚊子館,經活化轉型後,成為B2C最成功的案例。尤其位於果菜市場內的織足藏樂館,每年舉辦織襪芭樂節,能夠吸引到大量民眾停留。透過產業文化與在地觀光融合,帶動了地方知名度,活絡地方經濟,同時也強化了台灣襪業的競爭力。羅立清博士淺談工研院組織,為有志於時尚相關領域發展的同學們提供就業管道的概念。
時尚系主任林青玫表示,台灣紡織產業十多年來積極推動產業轉型與升級,成功將一般衣著用紡織品朝向高附加價值、機能性紡織品推進,透過的技術輔導轉型成功案例分享,讓同學了解台灣時尚相關領域的資源,增加未來畢業後的就業管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