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2 台中市霧峰區花東新村豐年祭,亞洲大學協助花東新村設計入口意象,命名為「蛹向新生」,盼能傳承原住民文化。
台中市霧峰區花東新村8月10日舉辦豐年祭,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協助花東新村設計、興建入口意象,命名為「蛹向新生」,10日由亞洲大學圖書館館長、社工系老師廖淑娟到場轉贈「蛹向新生」的模型,並宣布將代為籌募10萬元建設經費動工,象徵亞大持續關懷在地的務實行動。
廖淑娟老師說,台東、花蓮地區阿美族原住民,921大地震當年在霧峰吉峰里建立花東新村,至今14年,多年來花東新村暫居國有地上,一直無法解決土地問題就地重建。近3年來,亞大社工系師生團隊進駐關懷居民的教育、文化與福利議題,進而協助推動重建工作,在各方協力合作下,今年6月取得國有財產署同意,簽訂土地承租事宜,即將就地重建。
為了鼓勵花東新村的成長與努力,亞大室內設計系李元榮老師設計社區的入口意象,創作主題命名「蛹向新生」;廖淑娟館長說,「蛹向新生」有兩層涵意,從精神面向是取其「蛹」與「勇」諧音,鼓勵居民勇敢面對挑戰,迎向新生;另方面希望花東新村居民如同蝶蛹一般,透過重建的蛻變,呈現花東新村美麗迷人的風貌。此一入口意象工程經費預估10萬元,由亞大環安室節能組組長蔡麟祥對外募款,獲南柳里王厝福德祠管理委員會主委王春生響應,已拋磚引玉捐贈5萬元。
花東新村10日舉辦豐年祭,阿美族人載歌載舞慶祝歡樂,到場祝賀賓客眾多,亞大社工系廖淑娟老師等人也受邀參加,臺中市原民會主委吉娃斯巴萬(Ciwas Pawan)與花東新村理事長陳玉蘭等人共同頒發感謝狀,感謝蔡麟祥組長、王春生主委及廖淑娟老師等人為花東新村付出,期望能夠持續交流,帶動都市原住民的學習與進步。
花東新村理事長陳玉蘭感謝亞大對居民的照顧,引進社會資源,讓居民獲益良多;蔡麟祥組長也說,花東新村是有特色的都市部落,能夠就地重建,將會創造新的社區風貌,也為霧峰帶來新的原住民文化聚落,若能結合大學資源,提升原住民文化創意,進而帶動地方文創產業的發展,也預祝就地重建工作順利展開。
|
2013 亞大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