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7 亞洲大學講座教授施茂林演講強調,科技愈文明,使用的人愈沒隱私,就更應注意「伴隨」而來的法律問題。
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圖書館舉辦「咖啡書香中,遇見你的智慧」座談,今(27日)天邀請前法務部長、亞洲大學講座教授施茂林演講,施茂林教授說,世界急速變動、科技愈進步,伴隨而來的「效果」,令人意想不到;尤其是臉書(facebook)愈進步,社群網路愈方便,使用的人會愈來愈沒有隱私,甚至成了透明人,此時就應該重視科技文明所帶來的法律問題。
施茂林教授今天中午是以「當神農氏遇見賈伯斯」為題演講,施教授解釋說,神農氏的時代裡,處於原始、自然及純樸的,那時代的人活得逍遙又自在;活在賈伯斯時代裡的我們,則是處於世界急速變動的時代,人與人之間變得複雜、變化多端,社會型態跟以往大不相同。
「處於網路世界,什麼都有,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施教授舉例說,最近出現3D列印新科技,連槍枝都可以不用打模,就可以列印出來,還可以射擊,已做到非常精細程的程度,令人咋舌;又如很多人忽略手機通訊基地的存在,當你攜帶手機四處洽公辦業務時,隨著手機的移動,基地台也一起移動,手機會曝露行蹤,所以精明的太太藉由手機基地台的移動,就能掌握先生的行蹤;即使是檢警調辦案時,也常藉此方式偵測到犯罪者的行蹤。
施教授指出,智慧型手機愈來愈普及,由於它的功能強大,可上網留言,可收電子郵件 ,可以發出簡訊,甚至有衛星定位,如果把這些私密資訊串連起來,更能了解一個人,言行資訊也留下證據;尤其是手機簡訊,是比通聯紀錄還要明確的證據,幾年前,中部有位企業主掏空630多億元,得知要被檢方調查時,傳簡訊給秘書,變成兩人串證的依據。
施教授強調,網路世界已幾乎 與現實社會平行,年輕人的生活習性已脫離不了網路使用,有的年輕人到了凌晨一、兩點都還掛在網上,沈迷於網路世界,由於網路發展過於神速、變化多端,週邊商業利用活動相當活絡,法律難以與網路世界發展契合,形成相當多的法律問題,如隱私的侵害救濟、網路利用行為的有效規範等。
財法系二年級薛筱諭同學提問說:在如此變化快速、複雜的科技時代裡,要找那方面的書籍來增長法律常識?施教授答覆說,他所著的「法律站在你身邊」一書中,有「科技應用」的單元,可供參考;如果要到圖書館找資料,可以找跟科技法律有關的書本參考,尤其涉及「智慧財權」、「生活事務」等單元,更要多加蒐集、涉獵,因為智慧財產權的範圍廣泛,涉及的權利與種類繁多,首重得到法律的保護,應多加瞭解、運用。
|
2013 亞大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