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設計週講座!

張貼者:2013年6月10日 中午12:49ASIA Asiau   [ 已更新 2013年6月26日 晚上8:06 ]

2013-01-09

邀請旅美多年藝術家葉謹睿蒞校演講,強調好的設計產品,會帶來心理、生理、社會、思想的愉悅。

 

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舉辦設計週講座,旅美多年的藝術家葉謹睿蒞校演講。

圖說: 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舉辦設計週講座,旅美多年的藝術家葉謹睿蒞校演講。

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創意設計學院舉辦設計週講座,1月8日邀請旅美多年的藝術家葉謹睿蒞校演講,葉謹睿說,設計就像在談戀愛一樣,要經過探索、磨合、穩定、昇華四個階段,尤其是當感情穩定後,就會昇華,也就是設計的產品已超越可用性;一個好的產品,會帶來心理的愉悅(Psycho-pleasure)、生理的愉悅(Physio-pleasure)、社會的愉悅(Socio-pleasure)、思想的愉悅(Ideo-pleasure)等快樂,非用金錢可以衡量的。

 

「設計,就像在談戀愛一樣!」葉謹睿說,設計的規則有很多,以戀愛守則為例,守則共有六條;第一條:美麗的經驗是需要經營的,你要不停地從思想、生理、社會和心理層面,創造讓她傾心的特質;第二條:她永遠是對的;第三條:如果她錯了,那也一定是你的錯;第四條:重點不在於答案,而是她為什麼問這個問題;第五條:不能每天都是情人節,這樣就不特別了;第六條:絕不能忘了情人節,絕不能忘了給顧客特別的。

 

葉謹睿指出,從表象上來看,數位科技與藝術的結合,為當代藝術家和設計師提供了一朵來去自如的筋斗雲;有趣的是,神話故事裡的孫悟空仗著神通廣大,一鬧海龍王、二鬧地獄府、三鬧天宮,卻在得意自滿之際,赫然發現自己向來引以為傲的一縱十萬八千里,卻怎麼也翻不出如來佛手掌心。換言之,看似開放自由的數位世界,其實完全建立在互動設計師所訂立的邏輯世界裡;未來必須要有更多優秀的數位藝術家,投入介面的相關創作與研究,而這也將會成為數位文化破繭而出的關鍵。

 

視傳系黃淑英老師在座時詢問:若是要進入紐約州立大學時尚設計學院就讀,需要準備甚麼?該注意甚麼?葉謹睿回應說,語言很重要,當一個設計師有很好的技巧和技術其實沒有用,最重要的是你的溝通能力要好,才能和你的顧客達到共識,設計出一個好的商品,讓顧客達到心理、生理、社會及思想等四種愉悅。

 

「設計師該如何擁有自己的風格?」葉謹睿說,其實設計師的風格是自然形成的,在大學唸書時期,不用太急著去找到自己的風格,不過,經過大學四年打下基礎,再經探索、磨合、穩定接著昇華等階段,個人的風格就會成形了。

 

旅美多年的藝術家葉謹睿,近20年專著於互動設計以及數位藝術的創作和教育工作,目前專任於紐約時尚設計學院(FIT)、客座於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主要教授互動設計及網路藝術相關課程;2012年創辦新媒體設計團體Cynda Media Lab,任創意總監;今年返台,分別在台北東之畫廊及高雄駁二特區展出系列作品,8日上午受邀到亞洲大學,以「從戀愛守則談互動設計的藝術與技術」為題演講。

 

葉謹睿藝術家(站立者右)以「從戀愛守則談互動設計的藝術與技術」為題演講,並與參加師長們問答、互動。

圖說: 葉謹睿藝術家(站立者右)以「從戀愛守則談互動設計的藝術與技術」為題演講,並與參加師長們問答、互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