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大邀請「意義中心諮商學院」總裁演講!

張貼者:2013年10月18日 上午11:38ASIA Asiau   [ 已更新 2013年10月18日 上午11:38 ]

2013-10-18

加拿大「意義中心諮商學院」總裁李翠珍、夫婿王載寶博士蒞校演講,勉勵心理學學生不怕失敗,要成為有療癒性的心理師。

 

圖說:李翠珍博士親切的與亞大心理系碩士班學生合影。

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心理學系於10月3、4日舉辦遊戲治療工作坊,邀請40多年的臨床教學與督導資歷的李翠珍博士 (Lilian C. J. Wong, Ph.D.)演講,李博士說,遊戲是國際共通語言,透過遊戲可以讓兒童個案,重建生活常態。

 

「你是誰遠比你的言語更為關鍵」(Who you ar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you say.) 李翠珍博士激勵在場師生反思如何透過遊戲治療與兒童個案建立可信之治療關係?如何在此時此刻善用治療師本身的心理與靈性與兒童個案同在?如何透過遊戲、肢體語言和沙盤故事探索兒童的世界、情緒經驗與需求?如何協助兒童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尊和習得問題解決技巧?

 

圖說:誠如李翠珍博士所言「遊戲是國際共通語言」─心理師生都開始玩心四起、本地碩一生也能與李博士侃侃而談。

透過概念解說和個案解析,李博士提到,雖然人類的行為受到先天基因、後天環境和學習等影響,但是透過遊戲可以讓喪母的兒童個案有機會處理他的哀傷和重建生活常態;出現自殺意念的兒童個案有機會處理他生活混亂和受虐經驗帶來的痛苦;追求完美的兒童個案學會與挫折共處。

 

李博士進一步分享與移民兒童工作,一定要慎重依據個案的文化和語言多元性來選擇合宜的測驗工具與提供結果解釋;甚至必須說服學校採用她的觀察資料寫成報告,為的是避免因語言或文化差異而被錯誤的診斷為智能障礙或是其他障礙。李博士提醒在場準心理師必須戮力遵守測驗和工作倫理。

 

國際享譽盛名的心理學家王載寶博士 (Paul T. P. Wong, Ph.D.)與李翠珍博士是夫妻;王載寶博士以「專業寫作」為題演講,王教授主張,研究者都應當具備「Ten second elevator pitch」的能力,因為生活中的「機會」總是稍縱即逝,所以唯有能夠精準扼要表達想法者才能替自己創造舞台。同樣的,一份研究計畫若能在最短時間內引起評審的興趣,則該計畫付諸實踐的機率也隨之大增。其次,王博士指出只懂得墨守成規的人將永遠無法突破畫地自限的窘境。

 

圖說:加拿大「意義中心諮商學院」總裁李翠珍、夫婿王載寶博士蒞校演講,與心理系碩士班學生合影。

王教授勉勵學生不要害怕失敗,因為挫折會使人堅毅與成熟。他分享自己在取得博士學位後的第一年曾連續被退了七件作品,但「放棄」從未是他的人生選項,不僅如此,他學習從被退回的稿件中改善自己的缺點,並在「退稿」與「修訂」的過程裡累積心得,並將這些發現融入工作中,因而慢慢成就了他後來的學術聲望。

 

心理系主任蘇完女強調,這兩天的遊戲治療工作坊完全以英文進行,特殊狀況才由在場老師提供翻譯,學生從一開始的擔心和害羞,到後來可以不擔心被評價而能勇敢自在的發言,就如同一開始進入遊戲治療室自卑或是憤怒的兒童個案,在溫暖支持的情境下,能夠勇敢的面對困難和做自己。

 

諮商心理組碩一學生江玟萱說,透過這兩天研習,最重要的體會是生活不可缺少遊戲與玩樂(have fun),尤其是在充滿壓力的研究生生活,更要懂得找到方法享受生活及表達自我的方式。

 

諮商心理組碩一生李米倫分享表示,在Lilian的遊戲治療室裡,每一個個案都被鼓勵和授權可以嘗試任何想玩、想觸摸的,我想這樣的開放態度與陪伴,對每個個案來說,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會是一種支持。

 

蘇主任還介紹說,李博士取得美國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教育心理學碩士與加拿大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諮商心理學博士;先後擔任加拿大省級的心理教育諮詢師、學校心理學家與地區諮商師等,亦曾在加拿大Trinity Western University諮商心理系與Tyndale University College心理系任教。目前擔任其夫婿王載寶博士 (Paul T. P. Wong, Ph.D.)創辦「意義中心諮商學院」(Meaning-Centered Counseling Institute)總裁和執業心理師。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