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張善勇蒞校演講!

張貼者:2013年10月4日 上午8:41ASIA Asiau   [ 已更新 2013年10月7日 上午9:13 ]

2013-10-04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張善勇博士到亞洲大學演講,並與亞大半導體實驗室,進行學術交流、討論合作事宜。

 

圖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張善勇教授至亞洲大學演講。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張善勇博士(Dr. Sam Zhang),10月2日下午應邀到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演講,他說,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是目前所有太陽能電池技術中製作成本最低的技術,可惜未能量產,主要是其轉換效率較低的緣故;如何應用奈米科技,進行電池電極製作與優化,以獲得更高的轉換效率,是他目前研究重點。

 

張善勇教授是以「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現況與未來發展」為題,向亞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師生、半導體產研專班國際生演講;張教授說,他於1991年剛到新加坡任職時,即發現當地有充足日光,值得研發太陽能技術,但是未獲學校支持,錯過太陽能研究的先機,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當時堅持下去,到現在對人類再生能源與太陽能技術的發展,一定有更大的貢獻。

 

張教授除了以個人的研究經歷,讓學生瞭解現今再生能源、太陽能電池及奈米技術發展的脈動;他還勉勵在場學生,在確認正確研究方向後,要持續努力並堅持到底,一門深入,最後的研究成果,必定能夠對國家社會,甚至對全人類有所貢獻。

 

圖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張善勇教授與亞洲大學師生進行交流討論。

張教授此次來訪,也參觀亞洲大學半導體實驗室,與實驗室負責人許健教授學術交流;許健教授指出,亞大半導體實驗室是國內大學中很獨特的學術團隊,研發「矽前製程」(pre-Silicon),先後獲得華邦電子、世界先進、新唐科技、台積電等電子大廠資助委託研發及產學合作,他也已完成相關實驗室的佈建工程,希望該實驗室能成為台灣及亞洲的奈米技術領先的實驗室;將來有機會將與張教授合作開發奈米太陽能電池技術,獲得更高轉換效率的太陽能電池。

 

亞大資工系主任陳永欽介紹說,張善勇教授是國際知名學者,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博士,目前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機械及航空工程學院終身教授,薄膜學會創始人和現任會長;現任美國材料學會《材料研究雜誌》主編、《奈米科技通訊》雜誌總編、中國中科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名譽教授、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客座教授;2007年獲頒英國材料學會會士 (等同台灣中研院),現任先進金屬材料塗鍍國家工程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具有豐富學術研究經歷。

 

圖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張善勇教授(前排左二)會後與參與活動全體亞洲大學師生合照。

圖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張善勇教授(右三)會後與參與活動亞洲大學教師合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