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4 2013諾貝爾獎得主李維特教授曾到亞洲大學演講,主講蛋白質的結構、序列,蔡進發校長盛讚李教授學識淵博,實至名歸。
今年最新出爐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的史丹佛大學結構細胞學系李維特教授(Dr. Michael Levitt),前年受邀到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參加第二屆生物資訊與生物科技國際論壇(The 2nd Biocomputation Foru) ,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盛讚李維特學識淵博,他上次演講時,主講蛋白質的結構、序列,並解釋如何預測未知的結構,讓亞大師生獲益良多,這次得知他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可說是實至名歸,同感與有榮焉。
蔡進發校長強調,未來將極力邀請李維特教授再次造訪台灣,並參與亞洲大學諾貝爾論壇,與師生一起分享李維特教授的研究經驗,並傳承他的實驗精神。
2011年曾受邀到亞洲大學參加第二屆生物資訊與生物科技國際論的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李維特Michael Levitt,與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南加大化學系教授華爾舍(Arieh Warshel)共同榮獲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表彰三人在研發化學反應模擬程式的卓越貢獻。
李維特教授等3位學者透過電腦合力開發出多尺度模型,替研究複雜化學體系的運動規律完成開創性的工作,他們3人所開發出的通用模型,不僅可模擬蛋白質結構,甚至可進一步運用於模擬淨化廢氣、藥物設計等化學反應過程,成功開創化學研究的新局面。
任教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李維特教授曾於2011年受邀訪台,參加亞大所舉辦第二屆生物資訊與生物科技國際論壇。李維特解析蛋白質空間結構的本質 (The Nature of the Protein Universe)說,生物體所有蛋白質,含有超過5萬結構和超過600萬的蛋白質序列,在分析蛋白質空間序列之後,發現有單個或多個架構,當中包含已知或未知的結構。在經過十年來的研究與測試,我們可得知一個生物體中所有蛋白質的概觀。
今年亞洲大學將於12月5日、12月11日邀請榮獲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大師羅思(Alvin Roth),與2009年與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大師艾妲•約納特(Ada Yonath)及阿龍•切哈諾沃(Aaron Ciechanover)蒞校演講及座談。
|
2013 亞大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