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大學半導體實驗室學術論文將分赴法國、上海發表

張貼者:2013年6月30日 上午10:05ASIA Asiau   [ 已更新 2013年6月30日 上午10:05 ]

2012-01-30

亞洲大學半導體實驗室國際生四篇論文,分獲國科會補助,三月間將分赴法國、上海發表論文。

 

亞洲大學國際研究生沈凱睿Karua艾達煦(左)與Adarsh(右)學術論文,獲得國科會補助。

圖說: 亞洲大學國際研究生沈凱睿Karua艾達煦(左)與Adarsh(右)學術論文,獲得國科會補助。

新春伊始,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半導體實驗室即傳出佳音!亞洲大學半導體實驗室國際研究生艾寧Neelam、沈凱睿Karua、馬若宜Manoj、艾達煦Adarsh及Amumeha亞柳米哈等人發表四篇學術論文,不但將發表在EI級國際期刊,並獲國科會補助,今年三月將分赴法國Grenoble及大陸上海市發表論文,為校爭光。

 

2012年國際電子電機學會今年3月17日至19日將在大陸上海市舉辦論文研討,亞洲大學半導體國際研究生艾寧Neelam、沈凱睿Karua、馬若宜Manoj等人的三篇論文,都獲得接受,並獲得國科會補助,Neelam、Karua及Manoj等人也將赴上海發表論文,這三篇論文將發表在IEEE Explore期刊,是EI級期刊的論文。

 

指導教授許健表示,這三篇論文 ,是來自印度研究生艾寧Neelam、沈凱睿Karua、馬若宜Manoj等人一年多來的研究成果,其中,有兩篇論文是談到功率半導體元件之可靠性及強健性的研究,另一篇論文是提出新的容壓測量,檢討研究氮化稼-鋁高壓電,對於應力及偏壓之影響,都是頗具有深度的研究論文。

 

此外,2012年歐洲知名的"矽之終極整合技術"年會,也將於3月5日至7日將在法國格陵諾柏(Grenoble)舉行,亞洲大學半導體國際研究生Adarsh艾達煦及Amumeha亞柳米哈共同投稿的論文,也獲得接受,並發表在IEEE Explore及Solid State Electronics EI級期刊。

 

指導教授許健指出,艾達煦等人的論文,利用「虛擬製造」發現:無線傳輸IC之主流技術功率電晶體元件(LDMOS),其能量處理能力與環境溫度是「非線性」關係,不但推翻過去智慧功率電子界認為,更是究上一大突破,將向有關機關及校方爭取資助這兩位國際生到法國發表論文。

 

「能夠到法國或上海發表國際論文,實在很開心!」印度生Karuana、亞達許說,他們在亞洲大學半導體實驗室一年多來,參與實驗室各項研究計畫,還能獲得國際I級期刊的認同,並受邀發表論文,這都是莫大的殊榮,非常感謝亞大半導體實驗室教授群的苦心指導。

 

許健教授強調,亞洲大學成立的「虛擬製造」Virtual Fabrication實驗室,指導不少來自印度的高材生,研究生可利用基礎半導體,並借助亞洲大學優異的 虛擬製程實驗室,進行創意半導體元件的製程設計及可靠性之研究。

 

許健教授主持的半導體實驗室,4年來,接受學校及產業界的協助,發展至今, 已與五家上市公司進行產學合作,其中,包括台積電、世界先進、新唐科技等電子大廠,目前仍繼續合作中;半導體實驗室楊紹明教授及蔡宗叡教授,也是研究團隊重要成員,並為論文的共同指導老師。

 

亞洲大學半導體實驗室許健教授與國際研究生一同合照。

圖說: 亞洲大學半導體實驗室許健教授與國際研究生一同合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