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9 「臺灣最有guts的歐吉桑」楊志良教授為亞大畢業生上了最後一堂課,勉勵要追求真正的幸福快樂。
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畢業生的最後一堂課,今(9日)天上午邀請「台灣最有guts的歐吉桑」講座教授楊志良開講,楊教授說,人的一生追求財富、追求地位,甚至追求愛情,都只是人生一部分而已,人生最終要追求的就是「幸福快樂」,他勉勵畢業生要有健康的身體、終身學習、幫助別人,以及用辛苦交換的快樂,才是人生追求的真正幸福快樂,受到學生與家長熱烈掌聲。
楊講座教授今天在亞洲大學體育館舉行的畢業典禮上,以「人生追求什麼?」為題,為亞大畢業生上最後一堂課,提到人的一生追求許多事物,有人追求金錢物質,有人渴望愛情婚姻,在場學生追求學問,但其實,這些都是中間目標,所有目標的最後,就是為了「幸福快樂」四個字。
楊教授闡述說,在達成幸福快樂的過程,建議莘莘學子第一要有健康的身體,所以天天有持之以恆的運動,健康為快樂泉源,第二要終身學習,他舉例台灣首富郭台銘有掌握天下事的宏觀,在忙碌事業中仍關注當年H1N1疫情,帶他愛妻出席防疫會議,學習了解疫情;希望各位同學除了本身專業領域,還要放眼世界。畢業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進一步學習的開始。
他說,第三,同學們要有「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精神,幫助別人時,自己也會產生愉悅感,期望各位畢業生,放大”己”的定義,擴大至他人,如父母的”己”;是自己的孩子,出了社會有了成就,也要回饋大眾;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的”已”,是全校教師與學生;印度德瑞莎修女的”己”,則是全人類。也就是人飢己飢 、人溺己溺的精神,幫忙別人等於幫忙自己的快樂。
「只有至大的辛苦、痛苦,所獲得的,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楊教授指出,舉凡有成就的運動員、企業家都是付出了很多勞力與心血,才得到現在的成就,又如亞洲大學蔡創辦人在學生時期的努力,從醫生、照顧很多小朋友,到現在創辦了亞洲大學,都是歷經很多辛苦、費盡許多心力,才有今天傑出的亞洲大學。
楊教授最後以「先苦後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勉勵在場所有畢業學生。他說,先樂後苦,是最悲慘的人生,如貪汙不做事、搶劫、吸毒等,是可以得到很多錢,卻要面對牢獄之災,用快樂去交換痛苦,不是真正的快樂!因此用辛苦所換得的快樂,才是人生的幸福快樂!
蔡進發校長在典禮中致詞說,亞大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如設立三品書院、首推志工大學,目前推出「四創學園」,他期許學生要惜福、感恩圖報、飲水思源,其次,要終身學習,對生活和工作要有好的態度及責任感,將來一輩子受用,最後是自助、助人,關懷自己、別人,也關懷整個社會。出了校園,外面的世界還很大,敢於逐夢,找到自己的特質,正如賈伯斯所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有夢想、有堅持,始終抱持熱情,一定能夠成功。
創辦人蔡長海也說,這是一個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社會,當前就業環境競爭激烈,講求的是創意與創新。因此,踏出校門後,你們要多關心世界的變化,多充實專業的知識,多學習新的技能,創新思考,勇於嘗試,那麼一定能夠在同儕間脫穎而出,實現夢想,成就你想要的卓越人生。
此外,人生充滿了未知數,不可能永遠帆風順,蔡創辦人強調,成功的人,總是能從挫折中記取教訓。因此,我要還提醒同學們,面對壓力,更要堅強,更要沈得住氣,把壓力當跳板,主動爭取機會、創造機會、把握機會,凡事要擁有熱情與企圖心,然後全力以赴。
受頒關懷群育獎財法系畢業生王莉靈同學強調,她站在台上受獎,又聽到楊教授的演講,提到所有真正的幸福快樂,都是辛苦與痛苦換來的,體會特別深刻;想起過去四年,她擔任服學小組的幹部,經常帶領同學掃地,辛苦準備參與活動,也付出心力,才能獲得校方肯定獲獎,將來不論遇什麼困難,相信都不會退縮,有信心克服。
|
2012 亞大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