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9 全盲社工師藍介洲蒞校演講,盼視障者不放棄受教育的機會;珍惜所擁有,不要只在乎所欠缺,生命會自尋出口。
中華民國視障者家長協會秘書長藍介洲,也是第一屆全盲社工師,他今(9日)天到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演講,藍介洲說,他經常告訴視障者,千萬不要放棄受教育的機會,受教育愈多,愈有更好的工作機會,也希望珍惜所擁有,而不要只在乎自己所欠缺的;如果人生不完美時,生命會自行尋找出口。
藍介洲是以「給生命一個機會,談面對黑暗之後」為題演講,他說,視障者的父母應該給視障子女更多的期許及足夠的教育,因為盲人是有機會靠知識與腦袋,同一般人競爭;視障者除了按摩、算命,在臺灣還是有機會成為社工師、律師或心理師,像他這一路走來,有許多貴人相助,往後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別人的貴人,儘管現實的環境對盲人有許多限制,他發願用心幫盲人把握機會、找出路。
藍介洲16歲時,因為先天性高度近視、視網膜剝離,成了全盲的視障者,後天失明讓他很挫折,一開始也無法接受,那時輟學在家整整待了兩年,也曾退縮、自我封閉,還好父母沒有放棄他的教育,堅持送他到臺中啟明學校就讀,讓他的人生,有一個關鍵性的改變。
藍介洲開始拿手杖、學摸點字,高中畢業之後,考上中興法商社會系,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參加第一屆殘障特考,是唯一錄取的全盲生,後來他從台大社會系研究所畢業,轉到民間機構,臺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擔任社工,走到第一線直接服務身心障礙者,現在則是升任就服及社工督導,協助並督導社工及就業輔導員。
全盲人要上大學、研究所,付出心力比正常人多,藍介洲舉例說,唸中興法商學院時,從宿舍走到教室要過好幾條大馬路,同學雖然熱心想幫忙,也不能天天來接,有時他們會忘記,有時他們忙著翹課出去玩,所以只有自己硬著頭皮鼓起勇氣,拿起手杖,一次次去面對沒有做過的事。
9年前,藍介洲使用導盲犬Wish帶路。藍介洲說,他與Wish搭配7年,有不少趣事,但Wish幾度被未繫鍊條的家犬咬傷,印象最深刻的是遇到一名公車司機拒讓導盲犬上車,甚至威脅不開車,硬是要把人和狗趕下車,車上乘客有人幫忙求情,也有人要藍介洲下車,別耽誤大家上班時間。他當場打電話詢問該班公車的總公司,獲得導盲犬可以上車的答案,一來一回耗去10分鐘,最後這名公車司機不得不屈服。
藍介洲提到跟導盲犬相處有「四不一問」,他說,一是不要呼叫,讓牠專心做事,二是不要撫摸,避免牠分心,三是不要餵食,牠只吃狗飼料,四是不能拒絕,只要是公共場所,導盲犬都可以去。最後是要問導盲犬的主人,需不需要幫忙。如此才能建立與導盲犬和睦共處之道。
|
2012 亞大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