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大學博物館國際合作論壇在亞洲大學舉行!

張貼者:2013年8月6日 上午10:01ASIA Asiau   [ 已更新 2013年8月6日 上午10:03 ]

2012-11-21

2012大學博物館國際合作論壇,邀頂尖大學博物館館長舉辦策展工作坊,探討現代大學博物館經營策略。

 

日本東京大學總和研究博物館館長西野嘉章主持「大學博物館國際合作論壇」第二場策展工作坊。

圖說: 日本東京大學總和研究博物館館長西野嘉章主持「大學博物館國際合作論壇」第二場策展工作坊。

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主辦的「2012大學博物館國際合作論壇」今(21日)天邁入第二天,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英國牛津、劍橋大學、東京大學等5所大學6位藝術館館長南下到亞洲大學舉行策展工作坊。

 

第一場策展工作坊由史丹佛大學坎特藝術中心館長康妮.沃夫主持。康妮.沃夫館長過去曾服務於紐約惠特尼美術館與洛克斐勒基金會,並於1999年至2011年擔任舊金山當代猶太博物館館長與執行長,現為美國史丹佛大學坎特藝術中心總監,對博物館策展、教育推廣活動發起及公共合作計畫具有豐富經驗。

 

康妮.沃夫指出當今博物館經營中最重要的課題就是行銷,經營者應善用社群網站如Facebook、twitter或blog等的力量吸引民眾來參觀展覽。另外她更指出大學藝術館與一般藝術館不同之處在於大學藝術館為非營利組織,因此在策展時不會有票房壓力,擁有較大的自主性。

 

第一場策展工作坊由史丹佛大學坎特藝術中心館長康妮.沃夫(左一)主持。

圖說:第一場策展工作坊由史丹佛大學坎特藝術中心館長康妮.沃夫(左一)主持。

學涯中心陳榮燊組長問道康妮.沃夫身為館長是如何定義一個博物館的成功,她表示一般博物館的成功與否可能來自於參觀人數,但大學博物館的成功則在於博物館形象與聲譽的營造以及社區經營。

 

亞大藝術館(台中現代美術館 Taichung MOMA)副館長蘇瑤華提問,現今有許多藝術館出借作為婚禮或產品發表會的場地,針對此現象有何看法?康妮.沃夫答說,大學藝術館為非營利機構,不應作為商業用途。不過,如果有助於提升博物館聲望的活動,則可破例,如坎特藝術中心就曾做為蘋果創辦人賈柏斯逝世追思會的場地。

 

康妮.沃夫館長認為,坎特藝術館既不是當代藝術館,也不是自然科學博物館,它是一座像百科全書一樣的博物館,收藏來自五大洲的藝術品,她鼓勵學校老師將藝術館當成活的課本,帶領學生實際進到館內學習,領悟藝術的真理。

 

英國劍橋大學考古人類學博物館策展人馬克.艾略特在I221遠距教室進行演講。

圖說:英國劍橋大學考古人類學博物館策展人馬克.艾略特在I221遠距教室進行演講。

至於大學博物館如何提升學生參與,康妮.沃夫館長提出,第一、透過社交用途提升學生參與,藉由學生在社群網站發表參展心得吸引更多學生呼朋引伴來參觀;第二是規畫創意學習課程,如素描、油畫等課程供校內師生參與;第三是學術合作,與校內教師合作,規畫藝術相關課程以及提供實習機會等。

 

日本東京大學總和研究博物館館長西野嘉章主持第二場策展工作坊,他告訴亞大師生說,思考力要突破,不要受限在既有知識框架下;從事設計時,更要用最直覺的感官,去發揮想像力。

 

英國劍橋大學考古人類學博物館策展人馬克.艾略特主持另一場策展工作坊,他說,大學博物館設計的原則就是:「誰會是參觀者」及「要展出些什麼」,劍橋大學考古人類學博物館總共有100萬件館藏品,有考古學、人類學和現代展覽等3間展覽室,主要參觀者是該校學生及所有民眾,展出的主題簡單明瞭。

 

2012大學博物館國際合作論壇在亞洲大學登場,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前排中)與英國牛津大學等國際頂尖大學6位藝術館館長合影。

圖說: 2012大學博物館國際合作論壇在亞洲大學登場,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前排中)與英國牛津大學等國際頂尖大學6位藝術館館長合影。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