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1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劉迎秋談中國經濟成長願景,讚賞亞洲大學有後發優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劉迎秋,今(11日)天率團到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參訪,並發表演講,劉迎秋院長指出,當中國大陸一旦超越美國,躍升為世界第一大經濟國時,還要面臨制度改革、技術創新、人口素質及社會組識變革等挑戰,才能長久維繫大陸是世界第一大經濟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劉迎秋今天率同副院長文學國、主任邱偉立、部長張廣亮、館長謝誠、副處長毛曉青、副主任張秀台及執行副主任趙衛星等人,下午到亞洲大學參訪,由管理學院院長林烱垚、資訊學院院長施國琛及研發長李培齊、總務長朱界陽等人接待。
林烱垚院長介紹亞洲大學的辦學理念、校園的特色及未來校務願景,引起劉迎秋院長等人關注,劉迎秋院長說,亞洲大學創校僅9年,卻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優雅的景觀設計,校園內還蒐藏不少國內外雕塑名家的雕塑品,到處充滿人文藝術氣息,加上辦學績優,令人耳目一新,亞洲大學屬於後發優勢,未來的發展無可限量。
劉迎秋院長另以「中國經濟成長的願景」為題發表演講,他預測,大陸經濟成長大概可維持在達8%至9%,未來10年內經濟成長率都有條件維持在8%至9%,中國大陸近30年投資和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穩定成長,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持續下降,高投資、低消費現象在短時間仍然存在。
劉迎秋院長強調,包括日本在內,已有三個版本預測大陸經濟成長總量將超過美國,一個版本是預測西元2027年就會超越,第二版本是預測2035年才有可能超越,第三版本是到了2049年才會超越,屆時大陸經濟成長總量將佔全世界的42%、美國僅佔14%。
不過,當大陸經濟成長總量超越美國後,又將如何維持經濟大國的優勢?劉迎秋院長說,大陸成為經濟大國之後,還得面臨制度改革、技術創新、人口素質及社會組織等變革,尤其在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指示「攺革不動搖、工作不懈怠」等原則下,還是要持續改革進步的腳步,包括人民文化再教育,如禁止吐痰等約束,還有以和為貴、利他等傳統優良文化的保存。
總務長朱界陽特別介紹亞洲大學創校過程,他說,亞洲大學創校之初,是以發展為台灣未來的哈佛大學為目標,除了培養學生的硬 實力,還有軟實力,因而成立三品書院推動三品教育,在校園營造三品教育的情境,包括成立晨昏定省中心、誠實商店及奉茶站等,未來還將推動「志工大學」,盼每位畢業生都有志工證,人人是志工,有助未來人格發展及就業。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劉迎秋一行人,會後還參觀亞洲大學校園,及藝術中心、圖書館,並拍照留念,劉迎秋等人對亞洲大學擁有法國名雕塑家羅丹的「沉思者」等作品,仔細觀賞,大讚亞洲大學是「花園大學」、「藝術大學」是名符其實。
|
2010 亞大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