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新書發表會!

張貼者:2013年6月9日 晚上8:16ASIA Asiau   [ 已更新 2013年6月10日 上午11:28 ]

2010-01-11

白袍CEO分享行醫濟世、辦學經驗,台中市長胡志強、衛生署長楊志良等站台推薦,場面熱絡、溫馨。

 

圖一。

圖說:圖一。

亞洲大學(AsiaUniversity,Taiwan)創辦人、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8日(星期五)在台北發表新書,政商學界人士擠滿現場;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讚揚蔡創辦人是成功的白袍CEO,蔡創辦人謙虛說,希望將行醫濟世、創立學校的奮鬥歷程與大家分享,讓更多人看見,帶給大家新的思考與啟發,進而創造一個不一樣的美好、成功人生。

 

新書發表會上,蔡創辦人臉上洋溢著笑容說,他第一次出書,難掩緊張神情,略帶羞澀,當初天下文化邀他出書時,他心裡一直在想,要表達及呈現什麼才對社會有幫助?因為他一直不認為自己有什麼樣的成就,也不認為自己的成就稱得上成功,經過一番思考,將他的人生奮鬥歷程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年輕學子有一些鼓勵作用。

 

圖二。

圖說:圖二。

蔡創辦人指出,他從事的是醫療與教育工作,如果說有些小小的成就,也不是一個人能夠達成的,而是很多人的心血和努力,他很感激一起打拼的亞洲大學與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同仁們,今後大家還要一起奮鬥努力。他常說:「人一輩子要做一、兩件有意義的事,懂得感恩與惜福」,醫療及教育事業肩負了比一般企業更高的社會責任,所以將「利他願景」作為他的成功定義與本來努力的目標,希望能以實際的行動,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給台灣下一代更好的醫療、更好的教育,做更多有意義的事,讓台灣社會變得更好。

 

蔡創辦人的新書:改變成功的定義.白袍CEO/蔡長海的利他願景學,正式上市,遠見.天下文化8日(星期五)下午在93巷人文空間為蔡創辦人舉辦新書發表會,蔡創辦人第一次出書,不但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台中市長胡志強、明基電通董事長李焜耀撰文推薦,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衛生署長楊志良、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前教育部長鄭瑞城、亞洲大學校長張紘炬、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等人8日(星期五)下午都出席,把現場擠得水洩不通。

 

圖三。

圖說:圖三。

高希均教授說,在天下文化出版由哈佛大學前校長伯克所著「大學教了沒」,當時蔡創辦人一口氣買了1萬本送給師生,讓他見識了蔡創辦人「何等的氣魄!」。1本勵志好書,讓人受用無窮,蔡創辦人生長在嘉義布袋的小漁村,他以永不停止的奮鬥,走出不一樣的人力生,成為橫跨醫療及教育界的「白袍CEO」,學習他的毅力與利他願景,你也能改變成功的定義。

 

亞洲大學副校長、借調擔任衛生署長的楊志良忙著防疫,是新聞焦點人物,媒體大陣仗守在入口處要捕捉楊志良署長的發言鏡頭,楊署長也上台推薦時,還不忘要民眾趕快去施打疫苗,製造不少笑點。楊署長說,蔡創辦人是位「三心兩意」的人,有愛心、包容心、有決心的人,他的「意」志力強、「意」境更高。

 

圖四。

圖說:圖四。

台中市長胡志強也偕同夫人邵曉鈴到新書發表會場,夫人邵曉鈴成為神秘佳賓,胡志強夫婦特別向蔡創辦人鞠躬致意說:「感謝救命之恩!」、「蔡長海是我的大恩人!」,蔡創辦人趕緊起身回禮,獲得不少掌聲;胡志強說,數年前他和太太邵曉鈴嚴重車禍時,蔡創辦人動員醫療團隊全力協助救治,這份恩同再造的情義,他永銘在心。

 

台中市長胡志強形容蔡創辦人是行事始終低調的「高人」─高水準、高效率、高成就的高人,不但實事求是、認真細心,還具有使命感,他的使命感是來自其救命感,蔡創辦人常說做醫生要跟死神拔河,「細菌、病毒沒有週休二日」,醫院是良心事業,又要設法讓醫院經營下去,成為非營利的營利事業。

 

圖五。

圖說:圖五。

「我能遇到蔡長海先生這樣具有卓越遠見、冷靜熱忱又有執行力的業主,是十分幸運的」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撰文推薦;明基電通董事長、亞洲大學董事李焜耀說,兩人因籌設南京明基醫院認識,蔡創辦人是位高瞻遠矚的領袖、誠心服務的醫院管理者,更是少見具有學者風範的企業家。前衛生署長葉金川還形容蔡創辦人就像是醫學教育界的成吉思汗,靠自己的努力打出一片天。 前教育部長鄭瑞城說,他擔任政大校長時,就常在人前談亞洲大學,尤其是蔡創辦人的「企圖心」,令他印象深刻,後來他還被聘為亞洲大學董事。

 

在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王力行女士主持下,蔡創辦人、台中市長胡志強兩人對談,觸及文化創意、白袍CEO的理念及管理、醫理的差異等話題,受到在場人士高度關注;蔡創辦人還將這本書捐贈公益,由教育部主任秘書劉奕權代表受贈, 劉主任秘書說,蔡創辦人的努力向學、利他哲學,堪為高中生的教材;最後蔡創辦人的女兒等親友前來獻花致意,主辦單位還辦一場小型簽名會,長長的人群排隊等候簽書,場面十分熱絡、溫馨。

 

圖六。

圖說:圖六。

圖七。

圖說:圖七。

圖八。

圖說:圖八。

 

圖九。

圖說:圖九。

圖十。

圖說:圖十。

圖十一。

圖說:圖十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