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5 幼教系駐校兒童藝術家施福珍談本土兒歌是珍貴資產。
民視異言堂的製作群,今(5日)天到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訪問幼教系駐校藝術家、本土兒歌創作大師施福珍,施福珍老師受訪時,當場彈琴、唱兒歌,悅耳好聽;施福珍老師強調:「兒歌是很珍貴資產,要好好保持下去!」。民視異言堂的電視節目,預計在3月13日周六晚上10至11時,播出施福珍老師的訪問。
施福珍老師今天上午到亞洲大學幼教系上課,指導「本土兒歌創作」,民視異言堂的製作群派員隨堂採訪、攝影,同時訪問幼教系主任陳秀才及上課的同學,施福珍老師訪談時,除了談述個人創作過程外,他還當場彈唱了「猴勾狗」的兒歌,神情愉悅,兒歌傳唱有押韻又好聽。
「施福珍老師是國寶級人物!很不簡單!」幼教學系主任陳秀才說,施福珍老師能夠到亞洲大學奉獻己力,指導學生,並傳承本土兒歌,是亞洲大學幼教系的福氣!尤其施福珍老師教導的兒歌易懂得好唸,學生們學會了兒歌,會轉教給幼稚園的小朋友,小朋友也都很喜歡唱兒歌,回家還會唱給父母聽,把兒歌傳承下去,也達到教學的目的。
陳秀才主任指出,施福珍老師創作不斷,到亞洲大學任教以來,已經為幼教系出版六本書,分別是「台語.唐詩吟唱」三本書、「囝仔歌的故鄉」一本書及「台語兒童唸謠」傳統篇、創作篇兩本書,預計在6月前再出版四本書,輯成一套「本土兒歌」叢書,將來會送給全國幼教系、幼保系的同學,作為參考學習的教材。
施福珍老師為本土兒歌創作不斷,去年8月受聘為亞洲大學駐校兒童藝術家,他不但出書,還安排學術座談會,代邀相關專家學者參與討論,更運用個人關係,邀請鋼琴王子陳冠宇蒞校演奏,現場擠滿人潮,相當轟動。陳秀才主任說,施老師的貢獻很大,希望他將來還能繼續留在學校教本土兒歌。
幼教系三年級同學吳偉群說,在課堂上跟著施福珍大師學習兒歌及創作,他們到幼稚園去教小朋友時,發現小朋友對有押韻的兒歌特別喜歡,孩子可以從快樂中來學習,效果更棒,很感謝施福珍的教導。
擁有「台灣童謠園丁」、「童謠囝仔王」之稱的施福珍,畢業於台中師範學校,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民國54到56年間,施老師跟著作曲家許常惠教授學習作曲,40多年創作不斷,共創作400多首台灣囝仔歌謠,包括膾炙人口的〈點仔膠〉、〈羞羞羞〉、〈大箍呆〉、〈澎恰恰的大鼻孔〉〈點仔點叮噹〉、〈秀才騎馬弄弄來〉等。
|
2010 亞大新聞 >